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DNA:終極資料存儲方式!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談到資訊存儲時,硬碟完全不能和 DNA 相提並論。在人類的基因序列中,1 克的重量就可以包含幾十億 GB 的資料,而 1 毫克分子的資訊存儲空間就可以包含美國國會圖書館全部的書籍,並且還有剩餘。在過去,這些只是理論上的概念。現在,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研究人員可以把一部遺傳學教科書的內容存儲到 1 微微克(picogram,相當於萬億分之一克)DNA 中,這一技術上的突破很可能會革命性的提升人類存儲資訊的能力。

過去,有些研究團隊一直試圖向活細胞中的基因組寫入資料,但是這種方式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細胞會死亡,這並不是你存儲學期論文的好方法。另外,細胞還會分裂、複製,其中會不斷發生變異,從而改變數據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個由波士頓哈佛醫學院合成生物學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領導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 DNA 信息歸檔系統,完全不需要利用細胞。相反,利用的是一台噴墨印表機,從而將化學合成的一小段 DNA 嵌入到一塊微型玻璃芯片的表面。為了給數位文件進行編碼,研究人員把文件劃分為微小的數據塊,並把這些數據塊以 A、C、G、T(DNA 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字母組合來表示,放棄了過去在計算機上的 1 和 0 編碼方法。每條 DNA 片段還包含了一個數位『條碼』,用來記錄數據在原文件中的位置信息。在讀取信息時,需要 DNA 測序儀和電腦將所有片段按序重新組合起來,並轉換為數位的格式。計算機還需要負責處理錯誤信息,因為每個數據塊都可能會被複製上千次,經過比對,任何小錯誤都可以被發現和糾正。

為了證實這一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能力,該團隊使用了這種 DNA 晶片將丘奇同他人合著的一本遺傳學書籍進行了編碼。他們成功了。在將書籍內容轉換為 DNA 的資訊、並將其翻譯成數位存儲模式後,該系統顯示的出錯率為每百萬比特僅兩個錯誤,相當於一些小小的拼寫錯誤。這同 DVD 的性能差不多,遠遠好過硬碟。本週五,該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佈的報告稱,考慮到 DNA 晶片的體積非常小,它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密集的資訊存儲介質。

不過,各位最好別急著將閃存上的數據複製到基因存儲上。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的合成生物學家丹尼爾-吉布森(Daniel Gibson)表示,DNA 測序儀和其他設備的成本相當高,目前還不適宜推廣,但是這一領域發展迅速,這項科技將會變得更便宜、更快速和更輕便。吉布森過去領導的研究團隊曾合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最完整的基因組,並在 DNA 中加入了一些額外的信息作為『水印』。不過,這些研究人員使用的是三個字母的編碼系統,要比丘奇團隊的效率低一些,但是卻成功阻止了活體細胞的複制,從而不會將 DNA 轉換為蛋白質。吉布森說,『如果 DNA 要被用來存儲信息,並且使用環境不在實驗室裡,那麼你還需要 DNA 測序儀的幫助,而這是很不現實的。』丘奇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表示,除非某人有意識的『破壞』他的 DNA 數據存儲系統,否則信息將非常安全。

===============================================
創用 CC 授權條款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本留言處歡迎多加留言交流,但不歡迎垃圾留言及廣告留言
2、留言時可以使用部份 HTML 標記
3、對於教學文章介紹或軟體使用有問題歡迎提出,若站長沒回應表示不清楚該問題的解決方案
4、留言時請勿留下電子郵件,以免因搜尋引擎爬文而造成您的困擾,且站長不會寄相關郵件給您,僅會在留言區提供解決方案
5.站長保留不當刪除留言的權力,若造成不便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