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本站文章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Wintel 的背影!

各位知道『安迪-比爾定律』嗎? 

直到 2011 年 9 月 13 日之前,這條 Intel 和微軟聯手推動整個 IT 行業發展的商業合作定律:軟體升級推動硬體換代,即大名鼎鼎的『安迪給什麼,比爾拿走什麼』(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It Away,安迪指 Intel 前 CEO 安迪·格魯夫,比爾指微軟前任 CEO 比爾·蓋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Wintel 聯盟』,已經牢不可破地運轉了超過 30 年。

但當 Intel 第五任 CEO 保羅·歐德寧,在這一天微笑著將手伸向 Google Android 主管安迪·魯賓,而微軟 CEO 斯蒂夫·鮑爾默在同一天手持一部並非 Intel 芯片的平板電腦,將最新的 Windows 8 展示給公眾時,他們究竟在為終於打破了『安迪-比爾定律』而感到興奮,還是沮喪?

沒有人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來 IT 史的書寫者一定會大書特書這一天:彷彿一夜之間,它讓整個 IT 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局。
遠去的 Wintel 

事實上,從 1980 年負責 IBM PC 的唐·埃斯特利奇,在推出 IBM 第一台兼容個人電腦時將 Intel 和微軟撮合到一起開始,一直到現在,Intel 和微軟都從未公開承認過,存在一個堅不可摧的『Wintel 聯盟』。這當然是考慮到反壟斷的原因。多年以來,儘管 AMD 一度在價格和性能上超過 Intel,但從未真正撼動過後者與微軟事實上的『金牌合作』關係。

但這次真的不同。蘋果自 2008 年推出的 3G 版 iPhone,和此後推出的 iPad 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短短幾年時間,這家本已被微軟徹底擊敗的公司,市值已經超越微軟和 Intel 之和,達到 3816 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第 30 大經濟體。而自 2008 年起,微軟和 Intel 的股價就再也沒有達到過當年的價格。

不僅如此。根據 IDC 的統計,在過去一年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Google 的 Android 已經佔據市場 38.9% 的份額,蘋果占據 18.2%,諾基亞佔據 20.6%,微軟只有區區 3.8%,與當年盛極一時大於半數市場份額形成鮮明對比。

而 Intel 在移動市場的進展更是可以用用微不足道來形容。儘管 Intel 去年專門成立了上網行筆電及平板電腦新事業部,並以 14 億美元併購了手機芯片廠商英飛凌的無線業務,但遠水實在難解近渴。由於能耗比處於絕對劣勢,過去的 2010 年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超過 95% 均採用 ARM 公司授權的 CPU 架構,採用 Intel 和 AMD 為代表的 X86 架構的移動設備,幾乎為零。

這樣的局面短期內幾乎完全沒有改變的可能。儘管年初 Intel 針對平板電腦發布的新處理器功耗只有 5W,但這仍是 ARM 架構處理器的 4~5 倍,而後者的價格只有前者的 1/4。Intel 真正可供商用的 22nm 芯片,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推出。

儘管微軟最大的優勢,是數十年來基於 Wintel 平台開發的數以千萬計的應用軟體,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無法不經移植直接在 ARM 平台上運行,但微軟實在已經等不及了。在去年獲得 ARM 授權後,微軟僅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在今年初展示了基於 ARM 架構運行 Windows 的平板電腦。在 9 月 13 日當天,微軟甚至免費送出了 5000 台預裝 Windows 8 的三星平板電腦,它們採用的 CPU 統統是基於 ARM 架構。

幾乎完全是一種應激反應,Intel 選擇了針鋒相對,在同一天宣布與 Google 結盟,推出基於 x86 架構的 Medfield 手機芯片平台,並拋出 3 億美元推廣費用,推廣一款基於最新芯片設計技術和節能技術的『Ultrabook』筆記型電腦平台,可以『24 小時運行,10 天聯網待機』,以期藉此『重新發明筆記型電腦』,未來仍可藉道殺入移動市場。

不過,輿論對此的預期並不像 Intel 那樣樂觀。有分析指出,Intel 手機平台的製造工藝仍基於現有的 32nm 製程,發熱量相比現在 Intel 可以做到的恐怕不會有太大改觀。另外,儘管有分析機構認為『Ultrabook』明年將佔據 40% 以上的筆記型電腦市場份額,但媒體仍質疑,Intel 分三步走到 2013 年才可以正式出貨的這項發明,兩年後是否還能應付市場的激烈競爭?
9 月 13 日,Intel CEO 歐德寧(右)與 Google 移動產品工程部副總裁安迪·魯賓在 2011 Intel 發展論壇的主題演講中握手。在微軟牽手 ARM 後,Intel 開始與 Google『攀親』。

『AA』的煩惱

微軟的境況,也並非如想像中那樣樂觀。儘管鮑爾默在發布會上宣稱 Windows 8 開發版一夜之間下載量超過 50 萬份,但人們注意到,這份開發版並不支持 ARM 架構。更讓人疑慮重重的是,鮑爾默在發言中提到:『雖然 Windows 8 操作系統的大部分工作已經準備就緒,但公司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公司正努力使新操作系統支持 ARM 。』

事情果然變得更糟。僅僅在一周後,多個 IT 網站就爆出消息,稱發布會上負責 Windows 8 項目的微軟高級副總裁史蒂夫·辛諾斯基在 Windows 財經分析師會議上確認,運行在 ARM 設備上的 Windows 8,無法像此前人們想像的那樣,直接兼容現有成千上萬個基於 x86 的應用程序。

事實上,早在今年 5 月,蕾妮·詹姆斯就曾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暗示過這一點,這位 Intel 高級副總裁在解釋 Intel 為何破壞『Wintel 聯盟』時說,微軟和 ARM 的聯姻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樣甜蜜,『舊版應用程序目前無法借助 Windows 8 的支持,運行在我們的競爭對手(指 ARM)的平台上,將來也不會』。 這對 ARM 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沒有誰比 ARM 更希望複製『Wintel』模式,並在其中分一杯羹了。早在 1980 年代,ARM 的前身,Acorn Computer,就曾向 Intel 申請過 80286 處理器的授權,但卻被無情地拒絕了,同樣被拒絕兼容的還有另外一個 Loser,蘋果。

同蘋果的境遇相似,對被排除在 Wintel 之外的 ARM 來說,過去 30 年的絕大部分時光,幾乎都在重組和淒惶中度過,一方面對 Intel 大投入大產出的通用處理器策略無計可施,一方面又要獨自面對小規模細分芯片設計市場的不景氣,即便是和蘋果合作得最早的平板電腦 Newton 項目,最後也被喬布斯親手裁撤。

無奈之下,ARM 只好一直堅持低能耗和小成本差異化競爭,除此之外,與 Intel 包攬芯片設計製造一條龍不同,ARM 在芯片市場採取了利潤微薄的 IP 授權模式,這令它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市值始終未超過 Intel 的一個零頭:ARM 全球員工只有 1900 名,年營收為 6 億美元;Intel 在全球有 8.2 萬名員工,營收保持在 350 億美元以上。

機會終於來了!Intel x86 架構的高功耗缺陷和高研發投入,無法適應移動互聯設備低能耗和多樣化的需求,技術戰勝了兼容。財報顯示,ARM 第二季度的營收達到 1.90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27%,而截至二季度末,該公司已經簽訂了 29 份處理器授權協議,合作的公司包括蘋果、高通、飛思卡爾、Google 等移動網際網路巨頭,僅去年在中國就售出了 2 億顆芯片,按每台手機內含 2.7 個 ARM 處理器計算,這意味著售出了超過 7000 萬部 ARM 手機,是 PC 出貨量的 2 倍。

但 ARM 始終存在的一個短板是,無法與過去 30 年 Wintel 模式培養的應用軟體積累,以及數十億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兼容,這也令它即便在移動市場如日中天時,也難以進入同樣巨大的 PC 市場,尤其是商用 PC 市場半步。儘管高通在基於 ARM 處理器的平板電腦上,成功在桌面版 IE10 上運行了新的 Flash 插件,但業界都知道,Flash 只不過是眾多 Windows 應用中最容易解決的一個。

到目前為止,ARM 與 Android 的『AA 組合』,儘管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但聯盟的默契程度,遠不如 Wintel。ARM 多多益善的授權策略,讓市場上的平台過於多樣化,造成 Android 系統的開發遠落後於硬體發展,也帶來了市場相當程度的混亂,以至於面對 iOS 的挑戰不得不收縮防線。換句話說,這還遠未達到『安迪-比爾定律』定義的程度。

此外,沒錯,習慣,是 Google Android 和蘋果 iOS 的最大痛腳,實際上也是 Wintel 留給微軟和 Intel 的最大遺產和機會。儘管 IDC 預計 2015 年 Android 將佔據 43.8% 的移動市場份額,但 iOS 將比現有份額有所下降,而微軟的 Windows Phone,預期仍將奪回相當份額的市場,IDC 估計將會達到 20.3%。

Intel 的情況也與此類似。正如美國『巴倫周刊』在建議買入 Intel 的股票時所分析的,雖然 Intel 短期內依舊無法在移動市場挑戰 ARM,但該公司『仍將牢牢掌控桌面市場』。

誰是安迪,誰是比爾 

Wintel 和 AA 忙於合縱連橫之際,最困惑和苦惱的,莫過於下游的硬體廠商了。

過去的數十年來,按照『反摩爾定律』,安迪和比爾拿走利潤中的大頭,而每過 18 個月,硬體廠商要保持現有的利潤率,就要多賣出一倍的產品。這在 Wintel 時代搞得每家硬體廠商苦不堪言,也是 PC 廠商紛紛轉型放棄的根本原因。

在後 Wintel 時代,誰是安迪和比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難以為繼的寡頭發展模式仍將繼續嗎?今年 6 月,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曾斷言,Wintel 時代已經結束,再也沒有處理器或者系統廠商像 Wintel 之前那樣能夠統治 PC、平板電腦和手機市場,這三個市場的界限已比較模糊。

華碩並非惟一一家希望打破這個怪圈的公司。9 月 10 日,因為與 Intel 授權產生糾紛,NVIDIA 宣布退出芯片組業務,其 CEO 黃仁勳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公司將圍繞移動處理器和顯卡進行重組。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前段時間也曾表示,手機工業沒有 Wintel 聯盟的壟斷,是一個開放的市場。

但對絕大多數下游廠商來說,一個安迪-比爾統治的市場,仍然要比混亂成一團的市場好得多。大公司正在待價而沽:戴爾投靠微軟,宏碁綁定 Wintel,聯想則採用高通 Android 組合,但更多的中小公司,正在危險的懸崖邊緣抉擇—在 Android 平板市場,已經出現了同質化嚴重的競爭傾向,更麻煩的是軟體開發者必須為越來越多的平台重複開發同一款軟體。
這也許只是杞人憂天,後 Wintel 時代的『安迪-比爾』結構也很有可能很快塵埃落定。正如 NetScape 創始人馬克·安德森在『為什麼軟體正在佔領全世界』一文中所說的,儘管今天的股票市場仍然討厭科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和行業開始依靠軟體運行,從書店、唱片業、電影業、遊戲業、電信業、零售業,到石油業、金融業、衛生教育業甚至國防日益以軟體為基礎。換句話說,誰是安迪和比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軟體公司終將戰勝硬體,接管我們這個世界。(文/南都周刊)

===============================================

創用 CC 授權條款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本留言處歡迎多加留言交流,但不歡迎垃圾留言及廣告留言
2、留言時可以使用部份 HTML 標記
3、對於教學文章介紹或軟體使用有問題歡迎提出,若站長沒回應表示不清楚該問題的解決方案
4、留言時請勿留下電子郵件,以免因搜尋引擎爬文而造成您的困擾,且站長不會寄相關郵件給您,僅會在留言區提供解決方案
5.站長保留不當刪除留言的權力,若造成不便尚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