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言歸正傳,當然,我們也歡迎大家參與到討論之中;以這種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 BUILD 大會,是不是更有意義呢?
功能區
剛開始我們就預計,複製文件功能的重新設計,會引發相當多的關注與意見參與。因此我們發布了關於 Windows 資源管理器的博文。我們甚至有這樣的想法:討論過程將會是『火星四濺』。對於曾參與過富有爭議的博客主題討論的讀者,這一定不陌生。我們暫且不必糾結於 Slashdot 的引薦數量(遠遠多於其他博文)或博客服務器性能(我們為提高效率而調整了網站佈局),而是直接進入主題:談談設計方案的選擇吧!
首先,該機制是產品的組成元素之一。與複製衝突對話框一樣,當您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雙方往往都會遺漏一些重要的問題,同時過分強調一些相對次要的問題。讓我們還拿電影來打個比方,有時候用來宣傳的片花可能會在無意中將話題帶離電影本身(甚至目標受眾)。好消息是我們獲得了很多可供討論的話題。 我們不再重複第一篇博文中的內容,但我想強調一點,我們確實將許多我們必然會面臨的批評納入了考慮。我們選擇了功能區機制,而對於那些不看好該機制的用戶,我不得不表示無法同意您的觀點。我們確定並已證實,本博客的讀者對於功能區的反感最為強烈。根據來自 Windows 7 博客中某些主題的經驗,我們認為那些不喜歡此功能的人會發表高調的評論。這一假設已經獲得了證實。
圍繞該機制的用戶定位曾有過許多爭論,探討該機制究竟適合高級用戶還是初學者。曾有人諷刺選單只適合於初學者(高級用戶應使用鍵盤),所以利用了工具欄對選單進行了簡化。上下文選單最初是為高級用戶設計的快捷方式,但最終獲得了廣泛的使用。現在,我們聽說(並注意到)選單和工具欄正受到越來越多高級用戶的追捧。當然,我們曾嘗試整合這些相互獨立的機制,以便提供更簡單的體驗,根據定義,機制的數量越少 UI 表面區域就越小。雖然有許多選項可供選擇,但據我們了解,用戶對於使用工作區的產品的滿意度遠高於其他產品,並且該機制的普及程度和接受程度也相對較高。我們也了解到少數人仍然不是非常滿意。在引入功能區機制之前的版本中,雖然原因顯然有所不同,但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可能無論我們怎麼做也無法令所有人皆大歡喜。
對我來說,最有趣的是關於視覺開銷的反饋。隨著『Metro』的出現,我們開始著手研究如何使用較輕量化的圖形處理並減少暴露在外的功能,因為人們希望界面盡可能簡約。很顯然,我們都喜歡簡潔,暴露在外的功能越少表面區域就越小,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編寫、測試和維護的代碼就越少。簡約不是將功能隱藏起來或讓有用的功能變得難以訪問。簡約是將冗餘事項剝離只剩下基本功能。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實地定義這組功能。我們實施簡約原則的做法是避免命令的層疊或功能的隱藏『暗袋』(這些機制本身也會成為概念和代碼開銷,膨脹不僅來自暴露在外的 UI,也來自 UI 本身),並減少 UI 中的機制數量。通過採取這些措施,我們希望能以一致的方式呈現產品的功能。我們也明白簡約並不意味著偷工減料,尤其是讀者在反饋中提到希望資源瀏覽器中增加的功能。
漸進式和層次式呈現的功能是我們曾經採用的方式:某些僅可以在鍵盤上實現、某些僅通過上下文選單實現、某些通過頂級工具欄實現、某些通過您必須顯示 / 隱藏的工具欄實現、某些通過選單或子選單實現等等。除非投入大量時間來適應這些機制,否則任何人都無法很好地掌握它們。當然,如果您已經投入了大量時間來適應這些機制,則很有可能會公然反對機制的變革。這可能也是產生不滿的原因之一。我曾經是 Office 2000『自適應選單』的強力擁護者,結果證明該功能簡直令人崩潰,但這些是對降低複雜性和減少表面區域的審慎嘗試。俗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通過這次教訓我深刻意識到『隱藏不等於簡化』。
我們還在繼續優化組織命令的方式和需要組織的命令內容(映射網路驅動器、PowerShell),以及默認設置和圖形處理。我們正在積極地考慮有關這些方面的反饋。打造簡潔的用戶體驗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還希望確保為人們提供得心應手的工具。正確使用數據對實現這一目標而言至關重要,這同時也能幫助我們避免小樣本數據或特例干擾我們的選擇。
隨著『Metro』的出現,對於某些人來說,Metro 就意味著使用特定顏色和字體的『調色板』,可能還包含一些控件的概念。幾張已發布的螢幕截圖顯示,一些命令集(較為不受青睞)已被去除,但主要的變化是調色板的整體縮減。我們發現相對於某些 Metro 應用程序(如:Zune),競爭產品的使用頻率更高,並且任何一種媒體播放器都不需要這些功能(解碼器、標籤等)。
我們一直都在密切留意此類情況,並嘗試整合本論壇中有關 Windows 7 整體風格過於暗淡或『蒼白』的反饋。事實上,我們已根據通過本博客收到的反饋,向 Windows 7 的原有設計中添加了亮度和像素。我們會繼續關注此領域,但是希望避免對整體風格做出『顛覆性調整』,因為許多第三方製造商都傾向於在不通過內置指標或系統設置來獲取調色板的情況下模擬 Windows 體驗(因此,改變後的風格會顯得格格不入)。這一情況引發了對 Metro 風格的討論。
===============================================
★數位夢想★ 由 Redwolf 製作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本留言處歡迎多加留言交流,但不歡迎垃圾留言及廣告留言
2、留言時可以使用部份 HTML 標記
3、對於教學文章介紹或軟體使用有問題歡迎提出,若站長沒回應表示不清楚該問題的解決方案
4、留言時請勿留下電子郵件,以免因搜尋引擎爬文而造成您的困擾,且站長不會寄相關郵件給您,僅會在留言區提供解決方案
5.站長保留不當刪除留言的權力,若造成不便尚請見諒